研究生N创培养之“职引未来—OH卡职业探索沙龙”成功举办
2025年3月25日上午10点,学院研究生N创培养之“职引未来—OH卡职业探索沙龙”在弘景楼6号楼507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刘小滨老师主持,以创新性的OH卡牌为媒介,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引导学生挖掘职业潜能、突破发展瓶颈,为未来职业规划注入新视角。
活动以“职场自画像”环节拉开序幕,学生通过自选卡牌具象化表达对当前职场形象的认知及未来期待。“自由联想抽卡”环节中,盲抽卡牌的三段式描述(“我看到……”“我感到……”“这让我想到职场……”)激发了学生对职业状态的感性思考。刘小滨老师指出:“OH卡的非语言特性能够绕过理性防御,帮助个体触及潜意识中的职业驱动力。”在“职业坐标探索”环节,学生通过重新组合卡牌,将自身能力与兴趣投射至“擅长/不擅长”与“喜欢/不喜欢”的四象限模型中。刘小滨老师结合案例解析各象限特征:黄金象限(擅长且喜欢)需长期深耕,警示象限(不擅长且不喜欢)可考虑任务转型,为研究生提供可落地的职业优化策略。
活动高潮聚焦“发现路障”与“破障盲盒”环节。学生通过明选卡牌具象化职业障碍,再以盲抽卡牌触发解决灵感。有参与者表示:“抽到‘灯塔’卡牌让我意识到,职业迷茫时需主动寻求行业前辈指引。”这种“问题-方案”的隐喻式探索,让抽象挑战转化为具体行动路径。活动尾声,学生将个人卡牌拼贴为集体职业愿景画,刘小滨老师总结道:“职业规划不是静态的路径设定,而是动态的自我对话过程。通过OH卡的镜像作用,我们得以看见更多可能性。”参与学生反馈,活动将心理学工具与职业发展理论有机融合,在轻松氛围中完成了对职业定位的系统梳理。
本次沙龙作为养生康复学院研究生N创培养系列活动,是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实践,通过卡牌隐喻、小组共创与导师引导的三维联动,有效破解了研究生群体常见的“能力-兴趣错位”困惑,为高层次健康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颖的认知工具与决策支持。
图片来源 冯天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