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体育

图片
您的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心理园地>详细内容

心理园地

传统中医养生知识也能养成健康心理 ———做自己的情绪管理大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12 15:32:4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医养生作为一门医学学科,在大众认知中或许与心理健康没有太大关联,但事实上,中医养生学的知识同样能运用到人们的心理健康方面。跟着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运用中医养生知识来让自己拥有稳定且可自控的情绪状态吧。

一、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概念

要知道怎么运用中医养生知识,首先需要用中医养生的视角来看“七情六欲”。


d606de04ef0f44709d582fafc0faa4b0.png


五行理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运行和变化。五行理论认为,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及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循环。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自然界的五种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体的五种情绪(怒、喜、思、忧、恐)相对应。以下是五行与情绪的对应关系及其影响:

1木-肝-怒:木代表生长和发展,与肝相对应。怒是肝的情志表达,过度愤怒或压抑愤怒都可能对肝造成伤害,如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

2火-心-喜:火代表热情和活力,与心相对应。喜是心的情志表达,适当的喜乐有益于身心健康,但过度喜悦或兴奋可能导致心气涣散,如心悸、失眠等。

3土-脾-思:土代表稳定和接纳,与脾相对应。思是脾的情志表达,过度的思考和忧虑可能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4金-肺-忧:金代表收敛和清洁,与肺相对应。忧是肺的情志表达,过度悲伤或忧虑可能损伤肺气,如呼吸急促、声音嘶哑等。

5水-肾-恐:水代表流动和变化,与肾相对应。恐是肾的情志表达,过度恐惧或惊吓可能影响肾的气化功能,如肾气不固、二便失禁等。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呢?因为心理一旦出现问题,会延伸出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我们生活的更各方面。

二、心理状态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深远的。

(一)免疫系统功能。长期的心理压力,如焦虑和抑郁,会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二)生活习惯。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等,这些习惯对身体健康有害。例如,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进而引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三)睡眠质量。心理状态不佳,如抑郁和焦虑,常常伴随着睡眠问题,如失眠和早醒。长期的睡眠问题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并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四)疾病风险。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状态容易引发身体上的不适和疾病,如头痛、胃痛等。而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药物滥用。在面临长期的心理压力时,一些人可能会滥用药物来缓解自己的不适感,如烟草、酒精和毒品等,这些药物滥用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

(六)应对机制。心理健康问题还会影响人们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行为。一些人可能因为心理压力而忽视身体不适,延迟就医;或者因为担心和恐惧而过度检查身体,导致不必要的医疗消耗。重点来了,中医是如何通过调和情志来维护心理健康的呢?上文提到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1情志相胜法

这是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例如,怒胜思。当一个人思虑过度、情绪抑郁时,可以通过激怒他的方式来缓解思虑情绪。

肝木(怒)能克脾土(思):《儒门事亲》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富家女因思虑过度而患病,张子和医生采用了激怒患者的方法,使她大哭大闹,之后患者的病情就有所好转。

心火(喜)能克肺金(忧):当人处于忧愁悲伤的情绪中时,用能让人喜悦的事情来改善情绪。例如,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听相声、看喜剧等,让患者开怀大笑,从而驱散忧愁的情绪。

2移情易性法


2c3c413b701e4bda8b9c8e4b2db3fbd8.png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变其不良情绪。包括改变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例如,当一个人因工作压力而情绪低落时,建议他去旅行,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山川河流的壮美,将注意力从工作压力转移到自然风光上。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学习书法、绘画、下棋等。这些活动能够让人全神贯注,忘却烦恼。例如,练习书法时,需要集中精力运笔,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情绪会逐渐平静下来,内心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也会随之减轻。

3顺情从欲法

对于一些合理的欲望,尽量满足,以改善情绪。比如,一个老年人因为思念远方的子女而情绪不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子女与老人团聚,满足老人思念亲人的愿望,从而使老人的情绪得到安抚。不过,这种方法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运用,不能一味地满足不合理的欲望。

4暗示疗法

包括语言暗示和环境暗示等。语言暗示是医生通过积极的语言来影响患者的情绪。例如,医生对患者说“你这个病其实没那么严重,只要你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种积极的语言能够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环境暗示也很重要。比如,医院的病房布置得温馨舒适,有充足的阳光和绿色植物,这样的环境会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感觉病情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更容易好转。

(七)实用技巧分享

1.静心。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帮助个体达到内心的平静,减少焦虑和压力。静心练习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

2太极拳。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男女老少皆宜。它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练习时,要求呼吸自然,动作连贯。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增强心肺功能。例如,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关节灵活性更好,身体的平衡能力也有所提高。


ce1e4bdd75b1487aab821e9cc84609f3.png


3.八段锦。八段锦由八组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功效。如“双手托天理三焦”,通过双手向上托举的动作,可以拉伸身体的经络,调节三焦的功能。八段锦简单易学,每天坚持练习,可以起到强身健体、调节情志的作用。

4.散步。散步是一种最简便的运动方式。饭后散步半小时左右,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散步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微微出汗即可。在公园、河边等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步,还可以舒缓心情,放松身心。

5.有意识地选择食物。

(1)生气时吃酸:如果你经常感到怒气冲冲,可能是肝气过旺。试试食用一些酸味的食物,比如柠檬或者醋,这可以帮助收敛肝气,平抑情绪。烦躁时吃苦:心火旺盛时,你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此时,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有助于清心降火。


7ab12dcf957049e5b48725ff6181ae08.png


(2)焦虑时吃甜:当你过于思虑时,脾可能需要调养。脾喜欢甘味,适当吃些甜食如糖,水果,能够增强脾气,帮助消化和精神愉悦。

(3)悲伤时吃辣:感到悲伤或忧郁时,可能是肺气不足。辛味食物如火锅,麻辣烫,可以助肺气散发,缓解忧伤。

(4)害怕时吃咸:害怕或恐惧时,肾气可能需要强化。咸味食物如咸菜,海带,能够补充肾气,增强勇气和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遇到某些对我来说消极的情绪,我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吃能克制这种情绪的食物,并且很快就取得效果。个人的亲身试验证明了中医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对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的积极作用,无疑充分运用中医养生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成为自己的情绪管理大师。

还有哪些管理情绪的好办法呢?还有哪些中医养生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应对不良情绪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讨论。

拥有健康的情绪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成为一个有知识涵养,积极阳光的新青年!

图/文 张立言 中医养生学2024级


终审:养生康复管理员
-->